轉頭不平衡導致的樣品污染主要源于振動引發的離心管泄漏、破裂或交叉混合,避免污染需從配平操作、耗材選擇、設備維護、操作規范等多維度入手。以下是具體預防措施及操作建議:
外觀檢查:每周目視檢查轉頭是否有腐蝕、裂痕或螺孔磨損,尤其注意轉頭底部與軸孔接觸部位(磨損會導致旋轉偏心)。
動平衡校準:每年由廠商技術人員對轉頭進行動平衡測試,高速轉頭(如≥10,000rpm)建議每 6 個月校準一次。
若離心過程中發生泄漏或破裂:
立即停機:切斷電源,避免繼續振動加劇污染。
防護準備:佩戴手套、口罩(必要時護目鏡),根據樣品性質選擇防護裝備(如處理生物樣本需穿實驗服)。
污染清除:
轉頭消毒:若為生物樣本污染,轉頭需浸泡于消毒劑中(如 0.1% 過氧乙酸)過夜,次日用蒸餾水沖洗并干燥。
記錄與備案:在離心機使用日志中記錄污染事件,注明樣品類型、處理方式,以便追溯與排查隱患。
環節 | 操作要點 |
---|
配平 | 對稱孔位重量差≤0.1g,使用平衡液補足輕管,禁止空管離心。 |
耗材 | 螺旋蓋離心管,材質匹配離心力,預檢查管體完整性。 |
裝載 | 管內液體≤80% 容積,管蓋扭矩達標,轉頭孔位無異物。 |
設備維護 | 每月檢查轉頭磨損,每年校準動平衡,確保振動報警功能靈敏。 |
高風險樣本 | 使用密封轉頭或雙層防護,操作在通風櫥 / 生物安全柜內進行。 |
通過以上措施,可系統性降低轉頭不平衡引發的樣品污染風險,尤其在處理珍貴樣本、高活性生物制劑或危險化學品時,嚴格遵循規范能最大限度保障實驗安全與數據可靠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