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實驗室高溫恒溫培養箱(通常指工作溫度高于室溫,最高可達60℃、80℃甚至更高的培養箱)的工作原理,可以概括為 “一個核心目標,三大核心系統" 的協同工作。
其核心目標是:在箱體內部創造一個不受外界環境干擾、溫度高度均勻且穩定的空間環境。
為了實現這個目標,它主要依靠以下三個系統:
這是提升箱內溫度的核心部件。
核心元件:通常采用電熱絲(加熱管) 作為發熱元件。這些加熱元件通常安裝在箱體內部周圍或底部,通過風扇的作用使熱空氣均勻分布。
工作原理:當控制系統發出需要加熱的指令時,會向加熱元件提供電流,電能轉化為熱能,從而開始對箱內空氣進行加熱。
這是恒溫培養箱最核心、精密的部分,決定了溫度的準確性和穩定性。
溫度傳感器:通常使用鉑電阻(Pt100) 或熱電偶。這些傳感器能夠精確地將檢測到的實時溫度轉化為電信號,反饋給控制系統。Pt100因其出色的線性度和精度,在設備中更為常見。
控制器(微處理器):這是整個系統的大腦。它內部有設定的目標溫度值,并持續接收來自傳感器的實時溫度信號。
控制邏輯(PID控制):現代培養箱普遍采用PID(比例-積分-微分)控制算法。這是一種非常先進和精確的控制方式:
P(比例):根據當前溫度與目標溫度的差值大小來調整加熱功率。溫差越大,加熱功率越大。
I(積分):消除“靜差"。如果長時間存在一個很小的溫差,積分作用會累積這個誤差,并逐步加大調節力度,直到溫差為零。
D(微分):根據溫度變化的趨勢進行預判。如果溫度正在快速上升接近目標,它會提前減小加熱功率,防止溫度“過沖"(沖過頭);反之亦然。
簡單比喻:就像給浴缸放熱水,PID控制不僅是看現在水溫差多少(P),還會考慮剛才已經加了多久熱水(I),并且能預判水流下去溫度會升多快(D),從而極其平滑和精準地將水溫穩定在設定值。
這個系統確保了箱內各點的溫度一致,并有效減少了能量損失。
強制空氣循環:箱內有一個由電機驅動的風扇。風扇不斷攪動箱內的空氣,將加熱元件產生的熱量迅速、均勻地吹送到箱內的每一個角落,最大限度地減少箱內不同位置的溫度差(溫度均勻性)。這是實現“恒溫"和“均勻"的關鍵。
高效保溫層:箱體的壁殼通常采用雙層結構,中間填充著優質的保溫材料(如高性能玻璃纖維、聚氨酯泡沫等)。這就像給培養箱穿了一件“羽絨服",極大地減少了內部熱量向外界的散失,既節能又能保證內部溫度的穩定。
設定目標:用戶在控制面板上設定所需的溫度(例如,60℃)。
啟動加熱:控制器驅動加熱管開始工作,箱內溫度迅速上升。
實時監控:溫度傳感器持續監測箱內實際溫度,并反饋給控制器。
智能調節:控制器(通過PID算法)對比設定溫度和實際溫度,計算出最佳的加熱功率,并動態調節加熱管的通斷或功率大小。溫度低時就多加熱,快接近時就減小功率或停止加熱。
均勻擴散:風扇持續工作,使熱空氣循環,保證溫度均勻。
持續保溫:保溫層有效隔絕內外熱交換,維持溫度穩定。
達到穩定:經過短暫的調節過程后,系統進入動態平衡狀態,將溫度精確且穩定地維持在設定值。
需要注意的是,這里說的是高溫恒溫培養箱,它通常只控制溫度。而常見的CO?培養箱除了控溫,還需要精確控制CO?濃度和濕度,以模擬哺乳動物細胞的體內生長環境。其原理更為復雜,增加了CO?傳感器、紅外或熱導傳感器、CO?氣路控制系統和濕度托盤等部件。
總而言之,實驗室高溫恒溫培養箱的工作原理是依靠:加熱系統產熱、由高精度的溫度傳感器和智能的PID控制器組成的系統進行精確調控,再通過強制空氣循環和高效保溫來保證箱內溫度的均勻性和穩定性。